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7:20 点击次数:51
清热燥湿:可清除脾胃、膀胱等脏腑的湿热之邪,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,症见身黄、目黄、尿黄;还可用于湿热带下,表现为带下量多、色黄质稠、有异味等。
祛风解毒:能祛风邪、解疮毒,对风热疮毒、风疹、湿疹、疥癣等皮肤疾病,可缓解皮肤瘙痒、红肿、起疹、溃烂等症状。
祛风通痹:有祛风湿、通经络的作用,能改善风湿热痹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、屈伸不利等症状。
其他作用:现代研究发现,白鲜皮还具有抗炎、抗过敏、抗氧化、抗菌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,其所含的白鲜碱等成分有一定的药理活性。
副作用胃肠道反应:可能会刺激胃肠道,导致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不适,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易出现。
影响循环系统:有研究认为可能会导致心率和血压升高,影响循环系统,心脏病患者需慎用。
肝肾功能影响: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负担,导致肝肾功能障碍。
过敏反应:部分人可能对白鲜皮过敏,出现皮肤瘙痒、皮疹、红斑等过敏症状。
配伍炮制常用配伍:治湿疹、风疹,常与苦参、防风、地肤子等配伍;治湿热疮毒,与苍术、苦参、连翘等合用;治黄疸,可与茵陈、金钱草、栀子等同用;治风湿热痹,与黄柏、秦艽、忍冬藤等搭配。
炮制方法:通常是除去杂质,洗净,稍润,切厚片,干燥。
用法用量内服:一般煎汤,常用量为 5-10 克;也可入丸、散剂。
外用:适量,煎汤洗或研粉敷。
特殊功效及主治病症皮肤瘙痒要药:对于各种皮肤瘙痒性疾病,如湿疹、风疹、疥癣等,能祛风止痒、清热燥湿,有效缓解瘙痒症状,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常用药。
风湿热痹常用药:针对风湿热邪痹阻经络关节所致的痹痛,有祛风除湿、通络止痛的功效,可改善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,在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中较为常用。
常用方剂白鲜皮汤:白鲜皮和茵陈蒿等分,用于治疗痫黄。
一物白鲜汤:由白鲜皮三两组成,用水三升煮,煮至一升,分次服用,可治疗产后中风。
白鲜皮散:含白鲜皮、防风、人参等,可治肺脏风热,毒气攻皮肤瘙痒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